目前三歲半的鰻魚,由於持續三年夜奶(親餵母乳)、吃糖、媽媽沒有認真為她刷牙,甚至可能遺傳到易蛀體質等綜合因素,造成嚴重的「奶瓶性齲齒」(延伸閱讀鰻魚看牙記Part ①)。
依照醫生初步評估,全口約略有9顆牙齒需做根管治療齒髓炎的處置,由於幼兒無法接受多達十次,每次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療程,故建議採取全身麻醉方式一次處理完畢進行。
懸在心上的大石,終於隨著12/7鰻魚全麻手術順利完成而卸下,也在這一刻我才敢公開讓大家知道,一度我非常害怕是否會因為全身麻醉,永遠失去我唯一的女兒,沒說出口是怕忌諱,怕說了會應驗,這是很會胡思亂想的巨蟹媽咪面對孩子經歷未知關卡最痛苦與無助的煎熬。(下圖是手術完成後的牙齒)
所以,我特別想要把安慰的話寫在一開始,獻給現正徬徨無助的爸媽們。鰻魚會搞到這步田地,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責無旁貸,我也曾一度認為自己實在太失職了,內心充滿無限的愧疚。但現在隨著治療完成,愧疚轉化成為積極的協助鰻魚做好清潔工作;但也從其他分享得知,如果你是足夠勤勞的爸媽,該刷的都刷了,孩子還是蛀得亂七八糟,那歸咎遺傳易蛀體質的機會可就不小,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遇到了,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度過難關就是了!!!
更要提醒的是,我們的內容沒有主張全身麻醉好壞,僅就親身的經驗提供大家治療過程路上更全面的參考,最終還是需要和你的主治醫生詳細討論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案。所以,也請大家不用以自己片面地瞭解,來批判我們家做的選擇,甚至為何會讓小孩蛀牙成這樣。
blog分享文 http://goo.gl/TYACjs
✪ 決定全身麻醉前的看牙過程
(一) 來勢洶洶的「奶瓶性齲齒」
從2Y3、4M初期脫鈣現象(補充:鰻魚五個多月開始長第一顆牙),到牙齦長牙包(表示已經蛀到牙髓腔)、上下顎門牙蛀蝕超過1/2,前後約十個月左右,尤其後來五個月的變化著實驚人。
事實上,從鰻魚約2Y6M去塗氟時(不是在兒童牙醫),第一次聽醫生提及「奶瓶性齲齒」這個名稱。當時,醫生只是輕描淡寫,因為更想做的是爸爸植牙的生意,也沒特別提出進一步的建議與提醒,身為第一次養小孩的我,就輕忽了「奶瓶性齲齒」的嚴重與破壞性。
現在回想起來,從上顎門牙開始脫鈣,外觀呈白色是早期蛀牙徵兆,但當時真的太輕忽不以為意,接著牙齒硬度開始軟化,牙齒逐漸出現偏向黃色的蛀蝕情況,約莫半年不到,猛然發現蛀牙惡化快速且嚴重,上網搜尋後才知道原來發生在乳牙時期的蛀牙,又稱為「猛爆性蛀牙」。尤其對於上下門牙的侵蝕,速度之快到令人難以置信;這也就是鰻魚最後上下顎共八顆門牙,均需做根管治療(抽神經)。
[實際治療狀況]上顎門牙剩餘的齒質太少無法帶乳牙套,為了鰻魚的自尊心和美觀考量,採取補樹脂處理,下顎門牙幾乎蛀平,完全無法裝乳牙套,醫生建議拔除影響不大。(下圖就是手術後拔除的下顎門牙,上面還有縫線在,肉線會自行吸收)
►透過下面幾張照片,更容易看出猛爆的蛀牙情況
- 2Y5M牙齒出現些微脫鈣現象,不是很明顯,但感覺上顎門牙有些微鋸齒狀,不平整的情形。但當時完全不曉得迎接我們的是後面迅速的惡化。
- 2Y8M兩顆上顎門牙有點像八字鬍般,因為齒質從中間開始背蛀蝕。鰻魚從五個多月開始萌牙時,就屬於牙齒齒縫稍微開一些,因為侵蝕後牙齒間距更大一些了。
- 2Y9M 和上圖相差一個月的時間,但遠看可以明顯發現齒縫偏大,因為侵蝕關係,牙齒逐漸變小顆。
- 3Y1M,這時上下顎門牙都被侵蝕了,牙齒很明顯感到齒質很稀鬆,似乎很容易碎掉般。直到3Y3M再去檢查時,牙齦部分還有長牙包,表示該顆牙齒正在發炎,蛀到牙髓腔去了。
- 最後治療前(3Y6M),上下顎牙齒大抵是下兩圖的模樣。
(二) 陷入天人交戰的麻醉方式選擇
後來,我們就積極尋找兒童牙醫(台中童齡兒童牙醫)進一步瞭解鰻魚全口蛀狀況與治療方式,醫生檢查後告知蛀牙情形頗為嚴重,如果以成人做根管的方式每次局部麻醉,上下各分為四個區塊進行,鰻魚估計要持續接受好幾個月,超過10次以上,每次長達1個多小時的療程。因此,醫生建議我們直接前往大醫院以全身麻醉方式做一次性治療(就是一次同步完成根管治療、拔牙、戴乳牙冠保護等)。
一聽到只能全身麻醉,做媽媽的我七上八下,一直試圖尋求其他的選項。這時,熱情的網友建議我可以做「舒眠麻醉(請點連結)」,努力爬文後發現這是種具備麻醉效果,無需插管且相對安全的淺層麻醉方式,無需到大醫院可在診所進行。最後滿懷希望的又請教了童齡的醫師,為何沒有建議我們使用舒眠麻醉來治療呢?
醫生的回覆是,鰻魚的狀況就是最典型的全身麻醉適應症患者,舒眠的話可能還要做到3-4次,每一次的麻醉劑量反而需要下的比較多,危險性反而提高,費用也不便宜。
當天,我們立馬掛了隔一週中國醫藥學院孫國丁主任的門診(也建議找江顯雄醫師),上診療檯前後不到三分鐘,孫醫師也是給予相同的治療建議,隨即預約了二月中旬的全麻手術(我們算非常幸運,原本最快需等到明年六月,剛好遇到有小孩發燒取消)。大家一定很納悶,我們這一對爸媽怎麼也不回家討論,這麼果斷的就決定讓鰻魚接受全麻的風險。
我只能這樣說,小孩看牙真的很頭痛,即時事前做再多的心理建設,一進診療室看到冰冷未知的器械、聽到其他小孩哭鬧聲,努力瞬間破功,更別說要乖乖的躺著進行一小時的療程。此外,我們也考量如果需要五花大綁,讓孩子完全感受所有的治療過程,未來應該很難沒有看牙陰影吧。
[實際治療狀況]鰻魚在接受玩全身麻醉後,所幸引導的當,目前對看牙醫還保存美好的印象。即使,她知道我說的睡美人比賽是為了要治療牙齒,也對手術燈、一大堆器械管線歷歷在目,但絲毫沒有造成她對看牙的恐懼。甚至她對自己擁有「鋼鐵人牙」還很驕傲哩!
那可能會有人說,乾脆等個兩年換恆齒又不用承擔風險?這更是非常不建議的觀念與作法(延伸閱讀鰻魚看牙記Part ② )。因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盡力讓鰻魚在術前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與心理建設,用各種方式尋求心靈寄託與相信醫生的專業。
從11月初看完孫醫師診後,月底我們才正在煩惱鰻魚可能再如何努力漱口、刷牙,都很難撐到二月手術,尤其如果期間因發炎產生牙包,實在很頭痛也不捨,更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狀況。就在我們打算改掛江顯雄醫師門診時,非常幸運的就被通知鰻魚可以提早到12/7進行手術。大家可想見鰻魚應該是嚴重患者吧!
[中國醫藥學院手術排序]依就診時間排定手術日期,一般約等半年左右。排定手術日後,若遇到有其他病患因發燒等無法手術原因,醫院會依照病況手術緊迫性詢問是否願意提早手術(依病患緊迫性這點是我們自行猜測)。中國醫藥是固定週一開牙科手術。以鰻魚為例,原訂2/15,後來提早到12/7。
(三) 說個好故事,讓孩子沒有恐懼進行麻醉
終於來到了約定手術這一天。鰻魚本來是排定11:00點的手術,醫院要我們10:00到簽署相關文件,並進行麻醉術前評估(抽血和照胸部X光,我們第一次門診後就已完成)。由於術前八小時禁止喝水和飲食,因此我們希望鰻魚清醒到開始手術之間不要隔太久,以免哭鬧著口渴或肚子餓。但因為前位患者手術延長,以至12:30才輪到我們,所幸鰻魚算乖沒有喊餓,口渴我就用棉花棒沾水塗嘴唇。建議儘量和醫院排在第一台手術比較好掌控孩子的不確定狀況。
除了如何讓鰻魚術前身心都維持最佳狀況外,怎樣讓鰻魚願意像玩遊戲般、沒有害怕快樂地進行氣體麻醉,也是我努力想辦法的。因此,「睡美人吹氣球比賽」(因為麻醉時你必須戴面罩對著吹氣)是我們為鰻魚編造的故事。

從換比賽服(手術服)、戴手環(姓名環)、戴戒指(套手指的偵測器)、戴貼紙項鍊(生命偵測貼片)、選擇吹氣球管子粗細(插管管子管徑)、氧氣罩大小等⋯全都圍繞睡美人的故事中。開始吹氣進行氣麻時,媽咪我也拿著另一個氧氣面罩作勢和她在比賽,鰻魚吹了幾口後,可能有點害怕覺得昏,因此有小哭了一下,但我在旁邊依偎著鼓勵她加油後,很快的我的寶貝就昏迷了,看著睡著的鰻魚即將展開長達五個小時的手術,頓時我整個淚奔,一路哭從六樓哭到五樓手術房外,心中一直默念請求神佛保祐。
手術進行約一個小時左右,突然聽到「×××的家屬,請到手術室。」 的廣播,我當下就被嚇哭了。天阿,該不會鰻魚有痰的狀況麻醉後發生了什麼意外,一下子各式恐怖的情況在我腦中快速飄過。結果,是主治醫生在麻醉後完成全口X光拍攝,出來跟我們告知上下顎門牙建議處理方案,要取得我們同意。這點,特別寫出來和大家分享,讓爸媽們有心理準備,甚至你也可以先詢問主治醫生中間是否會出來做溝通之類的,不然真的會嚇死爸媽了。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煎熬,終於等到廣播要家屬到恢復室。一早進去,鰻魚還沒有清醒,身上也都還貼著監測設備和軟針等,因為是牙齒手術難免嘴唇上有些血跡,看得我超級不捨也感恩一切平安順利。約莫過了30分鐘,鰻魚逐漸恢復意識,但仍有點恍惚,醫師和護理師分別交代了術後照護和特別注意事項後,觀察了近一個小時後一切無異狀終於在出門了將近12小時的我們,可以回家嚕。
✪ 術後11天的恢復狀況
截至今天(12/18)為止,術後恢復和適應都非常的良好,Bling的「銀色鋼鐵人牙」也讓鰻魚的飲食狀況比以前好很多,鰻魚也很喜愛這個即將陪伴保護她到恆牙長出來前的新朋友。有些人擔心全身麻醉會帶來的智力影響,目前還看不出來是否有何實際影響,但記憶力和反應絲毫不比術前遜色就是了。
最後獻上這張鰻魚開心露齒的聖誕小女僕照,跟大家分享揮別爛牙後的鰻魚,燦爛的笑容與喜悅。Xmas!!!
在〈“(幼兒健康) 鰻魚看牙記P3_全身麻醉治療奶瓶性齲齒全記錄”〉中有 4 則留言
請問是台中的中國醫藥學院嗎?我的孩子很大,也怕看牙醫,可以請教大概費用需要多少嗎?我也真是沒轍了,才想到或許可以麻醉看牙,只是不知道是否應該看成人牙醫。
請問當時這樣費用多少啊?謝謝
最近我5歲的女兒也是面臨著要全身麻醉做根管治療,媽媽也是非常的坎坷不安,還做惡夢
非常謝謝妳提供的文章
謝謝媽咪分享,因為小女未滿兩歲,即將在下周進行全麻根管治療,身為護理師媽咪的我,仍非常緊張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