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鰻魚1Y6M時,可以理解且精準使用「下載」這個詞彙嗎?
記得鰻魚快一歲時,我就瞭解到不論字面難易,都直接告訴她正確念法。事實上,詞彙的難易是”識字”的爸媽為孩子設限,因為藉由「聲音」學習的學齡前幼童,「蕃薯」一詞和「地瓜」是沒有差別的。
當時,我買了一個《認知有聲學習書》讓鰻魚學日常名詞。印象很深刻當我要教她交通工具區塊時,光第一個「警車」就卡關了,因為我用自己的認知去揣摩孩子,試圖向鰻魚解釋什麼是警車,講得亂七八糟,最後我放棄的告訴自己:就等大一點再教她這些吧。
幾天後,鰻魚突然拿著有聲書告訴我:「媽咪,這是警車,這是消防車….。」剎那間我當頭棒喝,明白對學齡前孩子而言:文字沒有深淺,他們照本宣科吸收妳念給他們聽到的。
例如:完全不識字的孩子,卻會背誦很艱澀的唐詩,甚至用手指著逐字唸,會讓人誤以為他們看得懂般,就是一例。從此,再難的詞彙我都會原封不動地講給鰻魚聽,我想這也是鰻魚目前三歲半,在可用詞彙深度和理解力,較同齡孩童好許多的關鍵原因。
不少爸媽直覺認為,三歲看最近很夯的科普書籍《地下水下世界》過於艱澀,但鰻媽我可不這麼認為,反到是很棒親子共讀的絕佳工具,一本可以看很久且老少閒宜的書籍。
-
科普書籍,是訓練學齡前幼兒口條的絕佳教材
請您試著回想:「是否自己和孩子的對話內容千篇一律,或不知該講什麼呢?」
事實上,多半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擾,而科普書正是一種可以引導、幫助爸媽和孩子進行更多知識分享的書籍。透過各種主題內容,爸媽可以用簡單但正式的語言表達,搭配逗趣豐富的肢體動作,享受共讀的樂趣。例如,在《地下水下世界》也有難易程度不一的內容,家長可以稍做篩選,事先看過一輪,像「螞蟻窩」單元就是可以和孩子擦出很多火花的主題了。
-
帶領幼童共讀科普書小叮嚀
最後,提供我帶領鰻魚共讀科普書籍的心得&建議:
- 用問答方式輕鬆說科普,學名請一字不漏的告訴孩子。
- 書中註解當參考,爸媽可自行延伸,或加入生活中相關經驗拉近距離。
- 講過幾次後,請孩子當小老師,訓練口條從這做起。
當家長為孩子設限,你也就別怪他們為何學習不如預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