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別再用這些口號為你的孩子貼標籤!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專家要去定義什麼「恐怖的2歲」、「3歲豬狗嫌」,搞的好像孩子幾歲就一定會變怎樣的口號,不僅把父母給制約,更將孩子給妖魔化了!

我非常反對和排斥為了宣傳或是媒體操作,去給孩子「貼標籤」,一堆新手爸媽都被洗腦,時間還沒到就準備好帶著有色眼鏡去面對我們的小孩;甚至,若在這段期間,孩子出現任何脫序問題(例如地上打滾,青番等行為),也不去仔細探究原因,直接歸咎於「對,她現在就在3歲豬狗嫌的年紀!」一副不是我沒教,是時候到了他們就是會這樣(是狼人嗎?還搞月圓變身這一套喔),當父母的也沒辦法似的。
你可能會認為我大驚小怪,但很可能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與忽略,錯過孩子很多行為的治療黃金時期。記憶中,在我和鰻魚相處的這四年多裡,她從來沒有經過什麼恐怖2歲,或是3歲豬狗嫌的階段。所以,當很多人問我諸如以下這些問題時:「鰻魚會在地上打滾嗎?你怎麼處理。」「鰻魚會在公共場所尖叫嗎?」「鰻魚有事情用哭鬧的,你會怎麼做?」我多半不太曉得如何回答,因為鰻魚幾乎不曾有過這樣的狀況。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可參考上方影片):孩子還公共場所上講話很大聲,我就教鰻魚如何控制音量,而不是告訴她:「你太大聲了,小聲一點會吵到別人。」這就是我如何教鰻魚的,成效非常好,透過量化很容易就讓鰻魚明白大小聲的定義了。

你知道為什麼鰻魚不會嗎?
因為,打她出娘胎那一刻,我都是用對待一個「人」的方式跟她相處與溝通,我允許她用天賦本能表達她的情緒( 該讓孩子發脾氣),同時我也會不厭其煩教導她可以怎麼做更好,就像「用哭的不能解決問題,好好用講的。」
更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預設她幾歲就會怎麼樣,從來不幫我的小孩貼標籤。因為,她不是罐頭小孩,她就是Maya Hsu,我獨一無二的女兒。
反過來想,為何你的孩子有恐怖2歲,甚至3歲豬狗嫌呢?
問題就出在:家長可能因某些原因(例如長輩寵溺、認為事小不以為意等),沒有認真去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次出現的小問題,恐怖或是豬狗嫌,都是長期累積而來的行為問題,該怪的是大人沒盡責,而非孩子天生就會這樣。

發表迴響

A WordPress.com Websit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