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 該讓孩子發脾氣嗎?
這個題目,鰻媽會說:「很需要!請爸媽用另一種思維看情緒表達。」
簡單說,我認為爸媽們賦予孩子與生俱來的脾氣,就像《哈利波特》中孩子身上的魔法師基因,未經提點前不知如何正確、精準控制,需要經過霍德華茲學校的洗禮,才能收放自如。
[真實案例]
昨晚,鰻魚吃完飯說要假喝,我表達我的不願意立場,她居然非常的生氣,並且說我壞壞,甚至還揚言要打我。一開始,我只告訴她:「ㄋㄟㄋㄟ長在我的身上,我有權利說不要讓你假喝,你也沒有資格生氣。」我請她去反省,想好覺得有錯再來道歉。
她一開始拉不下臉(這就是鰻魚的本性),後來因為太愛我吧,只好哭著來說對不起,第二次我幫她找了台階,直接告訴她:「你剛一定是還不知道除了生氣外,還可以用更聰明、有用的方式,像是撒嬌,讓媽咪願意答應你的要求。」我說:(這次我才使用問句)「你覺得鬼吼鬼叫和溫柔撒嬌,哪一個媽咪比較可能讓你假喝啊?」
我不知道鰻魚要經歷幾次事件,才學會控制和善用自己的情緒,但做媽的我願意陪她一起學好這個人生的課題。
大人可以有脾氣。憑什麼小孩不能!
所以倘若你問我:「該允許孩子大發脾氣嗎?」
我會說「很需要!」,而且我還會適度給鰻魚這個她與生俱來『僅會的』表達空間。
為什麼呢?一方面,我想更瞭解鰻魚的天生性格;二來,才三歲半,透過讓孩子用本能的方式發洩自己的脾氣,媽媽我才能夠知道她心裡真正的聲音….,判斷狀況、「 因材施教」。
因此,在我看來發脾氣就是表達方式的一種,我們大人不也用很多型態的方式表達自我,憤怒、撒嬌、裝可憐…..,那為何換成孩子變得不行了? 而且爸媽們也應該不否認,職場上永遠的乖乖牌多半都不會在眾人間脫穎而出,反倒是能勇於表達自我,敢與眾不同,且善於掌控情緒的人,才有更多的可能與機會。
鰻魚有很多影片,的確脾氣不太好(例如文章一開頭的《超生氣你的,我已經爆發了》),可我們不都是從孩提成長過程中,去調整自己的性格的嗎?也因此才需要有父母和師長,幫助他們去蕪存菁,保留本性中的美好,學習不足的地方。透過每一次的事件,教導孩子學習用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不想教出每個家庭都一樣的罐頭小孩,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