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放學餐袋總忘記拿出來洗怎麼辦?

下課後自行拿出餐袋的例行作業,鰻魚總是在下課後見到娘親我太興奮,或是有事等著她老是忘記,也著實令我十分困擾。這件糾結我許久的小事,就在昨晚(2016.12.6 ☚ FB原始紀錄)鰻魚洗完澡,娘親我也不曉得哪根筋突然通了,靈光乍現,冷冷又嚴肅地告訴鰻魚:「從今天起,下課後如果忘記把餐袋拿到流理台讓媽咪洗,隔天我就會讓你帶著沒有洗的餐具去上學。」
IMG_1774
從12/6開始實施以來,鰻魚沒有一天忘記這件自己的份內事,為娘的我給予她晶光閃閃五顆星肯定!
但經過了整整三個月實施,鰻魚終於在昨晚破功了。事實上,鰻魚昨天入門第一件事是有記得要放得,但被其她事情吸引也就給拋在腦後了。而我,還是有點不忍心,只沒幫她洗「早餐」這一塊碗,好歹從實施以來,整整過了三個月才因一時貪玩而忘記,就略施小懲,讓她留下深刻印象,也知道她媽我會說到做到。一早鰻魚前腳出門,我就打電話給老師告知這件事情。說實在的,原來當真的面對了,要讓孩子自己接受打開餐具發現碗沒洗的情境,娘親還是有點小不捨,不知道她小宇宙會有多大的震撼。
狠心的藝術
事實證明,孩子是有能力做好份內事的,但前提是爸媽的態度和立場必須要明確,才能教養出獨立自主,負責任,自動自發的小孩,「如何拿捏狠心程度」原來是育兒很大的一門藝術。

[鰻媽心得筆記]
➥ 捨得放手,孩子才學的會負責任!
我不想用逼迫或生氣,天天嘮叨的方式,讓鰻魚願意為自己分內的事情負起責任;利用「自食惡果」和「同儕壓力」的反饋(feedback),引導鰻魚能重視這件事情,進而能夠培養自動自發的習慣。

爸媽們可以視不同的狀況,將責任承擔丟回去給孩子自行面對,會比講到喉嚨長繭來的有效且不傷害親子關係,但前提是你必須先跟孩子講清楚利害得失。


 同場加映 ▶︎#女孩的功課」系列
第1課 <自己洗內褲> ☛ goo.gl/YfbS5F
第2課 <來去桑幾勒> ☛ goo.gl/4yScmF
第3課 <就要文武全能> ☛ goo.gl/9JMbBP
第4課 <學習理財很重要> ☛ goo.gl/HS416h

發表迴響

A WordPress.com Websit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