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爸觀點#07┃這些「英文學習模範」適合孩子和你嗎?自學非人人可行,線上英語是生命週期&取得容易的工具!

由於社群網路發達,資訊傳播容易,我們這一代家長教育孩子過程中,所受到的壓力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兒童英語學習為例,近來網路上有不少「成功案例」,

  • 大致歸類為幾種類型:
    • 國小後才接觸英語,從閱讀出發,透過海量閱讀奠定基礎
    • 3歲起從大量卡通或音檔輸入,建立聽說起,且父母一方具備可與幼童溝通無礙的英文能力
    • 選擇、整理並剪輯大量英文電影片段,提供孩子大量仿效和學習
    • 旅居海外歸國家庭,孩子曾受過國外學齡前或國小教育
  • 這幾大類案例,家庭背景與養成方法和過程,雖然各有不同,但大致來說都具備類似下面的成果:
  • 在小學二三年級階段,即具備美國四年級孩子英語閱讀能力,Lexile 藍思閱讀分級約達 750-900 之間。
  • 在小學二三年級階段,即可以輕鬆在無字幕的情形下,看英語發音的卡通或者為兒童拍攝的電影(例如 Netflix )
  • 因為在小學二三年級前的「聽」與「讀」能力,已有相當基礎,所以就可以進入以「興趣」為主體的自發性學習,並且展開良性的成長循環。

面對這些「個案」,說實話,現在當家長的真的很難視若無睹。

最輕微的,就是單純羨慕「如果自己的孩子也一樣該有多好!」;

想多一點的,就會疑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應該有一樣的能力?」;

再嚴重一點的,就會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能?有沒有補救的機會與方法?」;

更積極一點的,就會希望從中找到一個來當做模範,也就是所謂「範本」,一方面學習&模仿這個「範本」的方法與過程,一來也以這個「範本」作為自己或孩子的努力目標。

平心而論,家長們的內心裡會有類似上面的OS,完全是天經地義的。事實上,今天會在第一時間看到這篇文章的多數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將Maya 當做這樣的一個範本,才會有機緣聚集在我們粉絲頁或社團中彼此切磋、交流。

如何幫孩子挑選英語學習模範?

前面幾種思考,我們過去大概都已經在Blog或社團中,不只一次的討論。因此,今天我們想進一步談談:「如何幫孩子與家長自己,挑一個好的模範(範本)呢?」

我們先想一下,什麼叫做「好模範」的定義?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沒有單一途徑,人生也沒有唯一的解答。

在管理學上,一個成功個案(success case)」,不見得就是值得模仿的「最佳範例(best practice)」。而所謂「成功個案」與「好的模範」之間的差別,就是個案所用的方法與過程,是追隨者容易去模仿趨近,甚至照抄複製的。

是故,了解一個成功個案的背景,了解他的方法所需耗用的資源,有沒有什麼是我們難以複製的?是我們要從不同的成功個案中,挑選出可作為「模範」之前的重要關鍵!

下面這些方式,你有能力或辦法執行嗎?

美劇《菜鳥新移民》劇照

舉例來說:

有的是孩子的父母親有一方可以在生活與工作中全程使用英語,甚至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人士。

有的是孩子在學齡前曾長時間(二年以上)住在英美國家,並在當地的幼稚園就讀。

這種情形的孩子,其實在學齡前就已經以人類小孩天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建立了完整的雙母語能力。所以,他們在台灣上小學的時候,只需要「閱讀」、「看卡通」,就可以持續讓英語的「聽說讀」能力同步進步,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你的孩子有這樣的基礎嗎?

又例如說:

有的孩子雖然上小學之後才開始學英文,光靠著大量的英文故事書閱讀,建立起驚人的字彙能力。

但,這件事的代價是父母一開始花在陪讀解說的時間、耐心、毅力。但是,你的孩子有這麼乖?這麼專注的從事枯燥的分級讀本閱讀嗎?你有這麼深的耐心與毅力,每日不間斷,甚至需持續至少3年來完成這個自學計畫嗎?

再例如說:

有的個案雖然沒花錢讓孩子上全美語學校,家長也不是以英文為母語,孩子也沒耐心做大量閱讀。但家長花了大量的時間去選擇、整理,甚至剪輯大量的純英語影音內容來餵養給孩子「看」。

這種情形的孩子,從四歲開始,透過有系統的,不斷反覆的「影音內容」,每日不間斷的點滴的建立起基礎的「聽說」能力。

但是,你有這麼多的時間嗎?像我們認識的一個好友,就曾比照這樣的方式努力堅持超過半年以上,最後以「失敗」收場,甚至還搞到親子關係緊張。(據向友人側面了解,這方式光是選擇、觀看、整理影片,家長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時間)

成功個案帶給爸媽的學習啟發 !!!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很沮喪。反過來說,這些個案之所以是知名與出類拔萃的個案,就是因為他們其實都「難以複製」。

但也不是說,這些例子都不足以帶給父母們任何的啟示。事實上,這些案例都一在呼應我們不斷強調的一個關鍵,那就是「幼童英語習得的關鍵在於大量且有對照意義的重複」;也就是說,這些個案都用各自的方式做到了這個關鍵。

只是說,多數時候,對多數孩子與家長而言,「機械式的大量重複」是個非常難以模仿複製的行為(大家千萬別自責,惰性本是人類天性之一)。所以,必須在不同的主題間以交叉循環的方式,讓重複變得無形,必須使用不同媒介與不同形式,讓重複不單調,必須與遊戲或興趣結合來讓重複有動力。而且,這些不斷重複的互動,必須以人為核心,才能構成幼兒語言發展的基礎。


找能力可及的 陪孩子走自己的路!
選擇2~3種市場成熟學習工具,踏實打造全面英語力

所幸,現在有不少多元化工具可協助父母親們,幫助孩子在一個原生的中文家庭中,建立起簡單有效的英語學習情境。

例如說,你可以不用出國,也不用嫁老外,而是透過知名美語系統的輔助,將家裡營造成全英環境,讓你的孩子跟威利一樣,從一歲起就生活在一個系統化的英語環境中。或者,也可以跟 Maya 一樣,三歲起才去一個好的全美幼稚園,全面性的以「母語式學習法」來奠定英語基礎。

又例如說,你也許自己的英文不夠好,不知如何把互動英語的重複置入到生活與遊戲中,藉由像Leapfrog這類結合科技運用的教具,就能幫助你解決這類的問題。

退而求其次,如果無法負擔這類系統,身邊也沒有適當的全美幼稚園可以去,你還是可以三歲起,模仿外國幼稚園,讓孩子從常見字讀本切入,等稍有基礎後,再全力使用「線上英語課程」來替代全美語學校所扮演的角色。

事實上,上述那些知名個案裡,家長本身多半都扮演了學校老師的角色。但我們相信,對台灣多數的家庭來說,家長的時間,以及家長的英文能力,可能是比錢還稀少的資源。

在網路時代,尤其是後新冠時代,如何善用線上課程資源,已是必然趨勢;甚至近一兩年,我們更深刻感受到線上教育蓬勃發展,國內外皆然,線上教育更是上面這幾種方式中,多數家庭最易取得且不受時空限制的工具。

簡言之,「自學」非王道,也非人人能及,選擇適合工具適時外包,做更務實且事半功倍的父母。

「線上英語」是陪伴孩子生命週期最長的英語學習工具!

尤其是等孩子更大一些,像Maya 這個階段(今年升小三),英語開始從幼兒時期純粹以聽與說為主的術科,開始變成真正的學科後,文法、閱讀、寫作,都要同步發展。這時候,選擇一個好的線上英語品牌,對於多數家長來說,都會是個好選擇。不諱言的說,像Maya上國中後,線上英語勢必會成為繼續強化英語能力的最佳管道。

目前,就讀公立國小的Maya除課後ESL課程外,也透過OiKid線上英語增加英語接觸時間與口說機會。

順帶一提,通常負責整合師資、教材、平台、客服等軟硬體的線上英語品牌,會比傳統英語補習班的授課方式更趨近於國外型態。(特別提醒,市場上不少使用skype等第三方軟體授課的線上英語,主要屬於「媒合」角色,非真正全包系統性線上英語業者,幼童啟蒙家長選擇時建議多加留意觀察)

總結來說,傳奇,不見得是值得追尋仿效的模範;完全交給學校的老師,也不是個可靠的方案。

身為家長,把握孩子在學齡前對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合理根據自己的現實狀況,與孩子的學習節奏,選擇市場上二~三種成熟的英語學習工具組合,輕鬆但踏實的建立「聽、說、讀、寫」全面性的英語能力,就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最後,我們想送給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個寶貴的經驗談,確認方式與方式後,持續不懈,耐心等待,才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道路。

發表迴響

A WordPress.com Websit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